close

 

 

人生如果只有是非 就不可能豐富

天地如果只有黑白 就不可能多彩

 

這個世界 同時存在著各種可能和面向

有時候 明明是善的事情

在不同的對象或時間點 卻可能是惡

明明是惡的事情

也可能因為情況局勢的演變

而產生了極大的善

(譬如我昨天舉馬英九之例)

 

是與非 善與惡

其實並不如一般人所以為的那麼容易辨別

龍應台 曾經寫過一篇 (不)相信

裡面就說

「曾經相信過歷史,後來知道,

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

「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

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

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

 

因此 許多是與非 善與惡

不必那麼絕對地要你死我活

尤其在親近的人之間

不必因此而面紅耳赤 甚至反目成仇

 

在台灣 每次到了大選期間 總會聽到

有些夫妻因為支持的政黨不同而反目

有些親子因為認同的顏色相異而衝突

 

在平時 也有因為宗教問題 或職業選擇

夫妻或親子間爭吵不斷

 

原因多在於

各執己見 聽不進對方的聲音

 

這麼說來 這個世界沒有是非了嗎?

人不應該有立場 不能擇善固執嗎?

 

我的想法是

 

固然這個世界上的是非難以評斷

不過 人還是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人 還是必須做選擇

只是

他的原則 立場 僅止於他自己

不要把自己的原則立場延伸到別人身上

 

找個案例來看 

今天有一則報導

 

為服貿鬧分手 求助生命線

 

「實在不可理喻,竟和我分手!」

服貿爭議發生後,有位清華大學女學生

打電話到新竹市生命線,

指男朋友支持學運反服貿,但她不認同,

規勸他現階段應該要好好唸書,

詎料兩人發生爭辯,

男友以政治理念不合為由要求分手,

向志工宣洩情緒說「政治害死人!」

 

針對這則新聞 其實我所知道的訊息有限

妄加評論並不公平 也不可靠

所以這裡只是略略借題發揮 抒發己見

如果有錯解誤判的地方 請包涵

 

我的看法有以下四點

 

第一 表達之前 先學會聽

是與非 其實不應由誰來決定

支持或反對服貿 各有其理

可以交流想法 可以分析看法

最應該做的是 傾聽彼此的感受和心情

不必急著想要改變對方

 

第二 要聽到語言背後的心意

反對你論點的人 可能重點不在那論點

而是在關心你 或者是需要你的關心

不必執著在那個道理上

更應該聽到那個在乎你的人的心

 

第三 與其勸 不能共同分析討論

「勸導」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

勸別人 往往暗示著那個被勸者處於錯誤的位置

勸別人 往往暗示著自己才是那個智者

 

第四 怪天怪地是最容易的事

政治理念 宗教信仰不同

並不代表就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尊重的能力 民主的素養才是關鍵

 

如果用這四個角度去看那一則新聞

就會發現 裡面有許多可以反省的地方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