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的,總是有你的
信否?一瓢即三千
看完周夢蝶的 化城再來人
有一股糾結 衝撞後的嘆息
這樣的人過這樣的生活
該說他是求仁得仁呢
還是 那才是一種更大智慧的展現呢?
散場時 我默默 不知道該說什麼
腦海裡還盤旋著那個
小舟從此逝 滄海寄餘生的最後畫面
那景色真是如詩如畫 卻讓人憂傷
那憂傷卻不是沈重的 而是淡淡而悠遠的
不知道該說什麼 似乎一切盡在不言中
90歲的周夢蝶
歲月已經在他的身上 無情地剝奪了活力與丰采
但是 某種生命力卻讓他展現著能量與意志 讓人瞠目喝采
這樣的人 本身就是一首醇厚芬芳的詩
他的舉手投足 他抑揚頓措
時而鏗鏘 時而凝重嚴肅的朗誦
似乎都散發著空與無的智慧
導演用那近乎殘酷 逼視 的鏡頭
把一個理應是個非常富足的大詩人
卻過的異常樸拙單調的平凡日子
把一個理應是個風中殘燭 垂垂老矣的老人
卻展現堅挺剛毅 讓人無法漠視的精神氣勢
細膩而深刻地表現出來
讓我們看到老詩人非凡的生命狀態
這樣的表現手法 沒有幾個人可以承擔的起
想想 譬如余光中 鄭愁予 王文興或楊牧 他們都不適合
更別說是林海音了
但恰恰最能把周老這個非常殊異的詩人特質
細膩而深刻地彰顯出來
鏡頭從他一天的起床開始
包括穿衣疊被盥洗準備零錢去買報紙
吃早餐 邊吃邊掉 清洗杯盤 外出 搭車
有很多鏡頭帶到人群車潮中的周老
對比出某種卓然不群的清麗和莊嚴
透顯出忙碌匆忙的現代都會中
一個踽踽獨行的詩人 其堅毅冷靜的姿態
其中 有兩個部分讓我特別震撼
其一 是他提到有些詩的主題太大太重
他無法處理 抬不動 需要慢慢思索與探究
沒想到 後來 竟然準備了四十年
人生的歷練夠了 對某些問題更了解了 才能完成
這樣強烈的專注和謹慎 真令我啞口無言
我發現自己每天寫網誌時
總是隨便的就提出了一個問題
然後輕易地就寫出了一個答案來了
這樣欠缺思考醞釀和累積
問不出好問題 更提不出有價值的答案
可是卻一直不斷地持續著---
第二件讓我感動之處 是他談到母親
一個個性如此低調簡樸 如此靦腆孤獨的詩人
詩作如此堅韌蒼勁 如此醇鬱渾厚的老者
一輩子沒求過什麼 也沒有想過要特別去做什麼
唯一的遺憾 是不能把自己的任何所能或所城
回報給那一輩子沒有享過福的早逝的母親
即使他已經90歲了 仍然念念不忘
不能為她做一點兒什麼
看著他悠悠中帶著悵然與遺憾的敘說
那份親與真 想想 真是動容
看「兩地」時感到的遺憾
在這部影片中完全補足回來 甚至超過了預期
向這部戲的相關人員致敬
尤其是導演陳傳興 及周老
為文學留下簡樸而有力的影像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