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2.jpg   

 

今晚在趕作業 沒時間好好寫一篇網誌

 

貼一篇我十幾年前擔任學校教師會會長所寫的文章

 

內容因為時空變異  有些已經失去了意義

 

且當做歷史文件來看看囉

 

 

 

 1.  消極方面: 可以維護自身權益

 

        教師就像其他各類職業一樣,需要有自己的工會。

 

       當我們在工作上遇到了困境,

 

       將不再只是孤單一個人去面對,

 

   而是一整個工會來當後頓。

 

        

 

某種角度來說,有點像參加全民健保,

 

它是備而不用的,且並不是容易生病的人才參加健保。

 

健保的目的是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建立一個有益全民健康的社會。

 

教師會是團結所有教師的力量

 

形成一個隨時可以為教師服務的互助、互動的機構,

 

這個機構讓我們確保工作權受到合理、合法的對待。


 

    2.  積極方面:可改善教育環境﹑提昇教育成效

 

最能發揮影響力的不是學校教師會,

 

而是地方教師會及全國教師會。

 

它們的位階較能針對結構性的問題提出興革的意見。

 

譬如:教師編制問題、薪資待遇問題、退休條例、

 

退輔基金運用、九年一貫等重大教育問題,

 

都有賴全國的教師先加入學校教師會,

 

再組成地方教師會,進而促成全國教師會的成立,

 

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提出不容忽視的意見。

 

像這一次台北市教師編制能獲得市議會的通過,

 

從1.5逐年調高到1.8,

 

就是因為市議會對市教師會力量的重視。

 

團結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實現理想。

 

 

 

我覺得教師團體是一個知識程度很高也很平均的組織,

 

如能適當的運作可以發揮很強大的力量,

 

但這個力量並不是用在衝突後的對抗,

 

而是有力量溝通化解不必要的衝突。

 

台中市萬和國中事件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可能因為沒有教師會所以教師力量不夠壯大,

 

以至校長的重大措施並沒有和教師們

 

先取得共識就大力推行,引起老師怨聲載道,

 

而事前未能盡力爭取教師權益的教師們,

 

衝突後卻兇猛的要和校長玉石俱焚似的,

 

我想這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結果。

 

因為我們從報章中得知

 

這個校長似乎頗有些理想,

 

他的舉措也是為了要推展新的教育目標;

 

而這些義憤填膺、聲淚俱下並獲得學生支持的老師

 

也多是認真負責的老師,

 

為什麼最後弄成這樣的結果呢?

 

我想是和教師的力量沒有受到重視及適當的運用有關。

 

那位藍校長如果知道事情最後會演變成如此,

 

他應該會改變方式。

 

而教師們如能把心力用在事前的溝通

 

而不是事後的衝突,

 

說不定會有皆大歡喜的成果,

 

而不是捶胸頓足、呼天搶地。

 

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教師專業自主的觀念已經普遍化,

 

行政全面主導的時代已經過去,

 

行政主管想要推行理念,

 

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和教師團體溝通,

 

雙方取得共識和默契;

 

而教師在這多變的時代裡,

 

應該團結在一起,

 

消極方面可以獲得尊重和權益的維護,

 

積極方面可以產生力量,

 

對教育環境的改善和教育成效的提昇做出貢獻。

 

 

 

總之, 歡迎各位老師加入教師會,

 

並且對教師會提供您寶貴的意見,

 

協助我們走向正確、有意義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