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圖片選自網路) 

 

旅行 有如連日燠熱高溫後的驟雨

讓人感到清新舒爽

 

猜想 很少人不喜歡旅遊

也很少人會質疑旅行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人甚至認為「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

 

馬克吐溫說﹕

旅行可以消除成見﹑偏執和狹窄的心胸。

在大地的小角落裡混日子是孕育不出恢宏寬大的胸懷

 

尤其是出國旅遊 接觸到異國文化

面對不同的習俗 生活習慣 價值觀

常常會產生巨大的刺激和衝擊

 

當然這些刺激和衝擊 未必都是正面的

所以歌德對著他即將遠行的孩子說

不要帶了一些不適合現況的因子回來

因為 不同的差異 往往有其深遠的脈絡歷史

無法一概否定或任意抄襲

 

我覺得旅行若從內在目的來看

至少可以分成三種

 

一、探險:一種冒險和心發現

重點在於心靈的挑戰與刺激

專門往那神祕之境深入探索

特別想去 闖以前沒有闖過的 到以前沒到過

經歷以前所不曾經歷的

這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敏銳的好奇心

也需要有一定的勇氣和熱情

其核心在於領受和體驗

 

二、觀光:一種旅遊版圖的擴展

重點在於眼界或認知方面的增長

去學習新文化、新知識、增廣見聞

通常行程是緊湊充實的

但是停留是短暫 快速的

表面積寬廣 地基則不是重點

 

三、度假:一種放鬆與放下的享受

重點在於身心的舒放和歡喜

通常步調和節奏慢而輕快

不在乎錯過景點 也不做需要太多勇氣的探險

卸除工作期間的壓力和疲勞

讓自己好好地深呼吸才是核心目的

 

其實我們一般人去旅遊

或多或少都參雜著上述三種目的

非常純粹的探險度假或觀光的人 可能屬於少數

但是 有些人可能 每一種都想要

結果卻是 兩頭空 三頭空 ~:)

 

多數人旅行時會結伴

有經濟上 心靈上或安全上的考慮

不過 旅行的過程 卻很容易衝擊到友情的地基

錢鍾書在「圍城」裡面說

旅行「最試驗的出一個人的品性

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 叫人本像畢現的時刻

經過長期旅行後  而彼此不討厭的人

才可以結交做朋友」

所以有人就建議

一旦確定自己的終身伴侶,在進入結婚禮堂之前;

兩人至少要結伴出國自助旅行一次。」

 

因為 旅行是既存結構崩解的最佳觸媒

在旅行過程中 有太多事情需要相互協調配合

不管是時間觀念 金錢的態度

互相關心的體貼 彼此協助的細膩

耐挫力 幽默感 價值觀---

全都在旅行的互動中 一覽無遺

 

我有個長輩 當年有一次好不容易

和先生一起去環島旅遊

回來後得到一個結論:

寧願待在家

 

旅行是 跳脫現在一成不變的生活

走入另一個時空 去感受不一樣的世界和自己

如果時間夠長 旅行必然會在我們的生命裡留下刻痕

只是我們不一定能夠立即覺察

 

今天已經九月了

那達達的馬蹄聲

應該已經把歸人們的行囊和新能量帶回

那麼 準備上工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