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天書寫網誌 思索部落格的種種特性和意義
但是卻不曾認真去閱讀 針對部落格書寫的相關學術研究
這幾天透過全國博碩士論文系統去搜尋
發現 論文題目裡有「部落格」三個字者 竟有607篇
而且還持續在累增中 可見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
概略翻閱部分論文之後 有一些體會
整理如下:
1. 學術分析有助於自我釐清:
原本只是從自我想像來理解與感受部落格的意義,
現在則是透過文獻來看學術社群,
對於部落格書寫的各種解析與探索,
使我更了解各種想法和處境有其共通性和個殊性。
2. 部落格中蘊含豐富的寶藏:
人的想法、性格、態度、情緒、夢想—等重要的訊息,
都蘊藏在用心投入的部落格當中。
透過質化研究,可以淬取出珍貴的信念以及其轉化之間的脈絡。
3. 部落格是教師增能的舞台:
教師既是行動者也是反思者,
部落格提供了規畫、思索、反省、激勵、分享和回饋等功能,
促進教師提昇專業知能以及生涯的開展。
4. 理解是行動的藍圖及起點:
當我們更了解轉變是如何發生、整個運作的進程的細節,
將有助於導入教師自我增能的良性循環。
所以透過部落格的平臺,
教師更能理解自己的信念與行動間的關聯,也因而促進改變。
5. 放下舊包袱、打開新視野:
不同的教師有他們自己的個人理論與信念,
如何能夠真正看見那些細微的差異,
有賴於研究者開放的心和敏銳的眼,
研究者容易被自己的成見所限,
所以這將是未來研究歷程所必須不斷自我檢視與省思之處。
以上是我這兩天閱讀部落格研究的相關論文後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