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作者常常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

你所想要表達的和你寫出來的

這兩者之間 常常有著相當的距離

有時候是無心的 有時候是無力的

 

無心的原因是 你沒有覺察到

你並沒有完整的 有效的把你的想法清楚表達

無力的原因是 你的表達能力

你的結構 布局 鋪排 無法完整有效地傳達你的期待

 

我今天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是有關無心的部分

 

寫作者 會想要去寫一件事情

往往都是心有所感 (甚至受到波動)

某種不說不快 不寫不爽的衝動之下的作為

因此 帶著熱情和活力

腦子裡盤旋著許多想法和感受

打開紙張(電腦螢幕)就劈哩啪啦的寫著(敲打著)

因此 這時 往往就會有種情溢乎詞

自以為什麼都寫了 大家都能明白了

可是 裡面卻有許多的疏漏和斷裂

需要更多的想像力或理解力才能讀懂

 

有時候 寫完之後 重讀一遍

可以發現不少的缺漏

但是 有時候 重讀也看不出來

需要隔了一段時間 讓自己跳出那個氛圍之後

才會知道這樣的書寫 其實別人根本不能了解或感受

 

我自己常有這方面的經驗

 

昨天寫的「馬雲的說法」正是一個例子

 

我看了馬雲的說法 其實並不以為然

雖然我肯定他的說法裡面 存在著某些道理

但是 那些道理卻挾帶著更多可怕的毒素(我的偏見)

因此 我才寫了昨天那篇文章

那裡面不只沒有贊同或歌頌的含意

相反地 我其實是希望能夠批判和導正那樣的觀點

 

但是 事實上 不管是我寫作的當下

或寫完後重讀一遍的時刻

我都沒有察覺 讀者所看到的和我所想的

之間是有落差的

 

直到 貼完幾小時候 看到訪友的留言時

我才驚覺 我的初衷可能完全被誤解了

造成誤解的不是別人 而是我自己

 

我的「諷刺」表現出來的卻成為「讚揚」

我的「挖苦」卻彷彿煞是隆重的「推崇」

 

我說 「員工只是成就公司的工具

那是一種控訴

我說「人的意義或價值 是可以用金錢來換算

那是一種怒號

我說「用數字當規準 快速又俐落

那是一種批判

我說「成敗論英雄

那是一種嘆息

 

我怎麼可能會用那樣的語言去歌頌財團呢

我怎麼忍心去批評弱勢的員工呢

但是 我寫出來的感覺 卻容易被以為那樣

所以 這就是表達和想像間的落差

 

我在前面稱讚馬雲寫的很有力

這並不是揶揄 或阿諛

而是 從表達力的角度來看

他的用句遣詞算是精準俐落

我是發自內心的讚揚

但是肯定他表達的精準有力

並不代表我贊同他的觀點

但是 卻已經被讀者誤以為我認同他的觀點了

 

後面我又沒能有力的提出反證

因此就產生了和作者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

這是我在「模仿貓」之後

再次體會到 想像和表達之間的距離

是每個作者 尤其是技巧還不純熟者

需要去關注和修正的課題

當然覺察的部份比較容易

表達力的提升 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附記:

 

一篇作品貼出去 放在公開的園地

本來就應該欣然接受不同的評論或見解

聽到認同的 就加以珍藏

看到不認同的更應該自我反思

別人為什麼這樣想呢 是不是自己的表達不夠清楚

甚或 我自己的格局 視野太狹隘

 

我自信是個很樂於傾聽異見的人

只要沒有太多影響兒童健康的字眼

沒有傷害其他訪友的舉措

任何的迴響都是受歡迎的

 

更一進步來說 願意提出指正意見的訪友

往往讓我覺得是更親近的朋友

因為這樣的作法 更能讓我覺察和成長

譬如昨天的文章

如果不是因為朋友的質疑

我又怎麼會發現自己詞不達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