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寒假 開車載著全家返鄉
在高速公路上 遇到前面緊急煞車
我驚險地把車子煞住 差點兒撞上
我後面的車 雖然也做緊急的踩煞動作
但是還是輕輕的碰了一下
當時我下車查看 那個人還沒下車
不過確實很輕微 也就一笑置之
不過那次之後 有很長一段時間
每次遇到緊急煞車時
總是會擔心後面的車追撞過來
今天早上 載女兒上學途中
要上高速公路前 又遇到前面緊急煞車
我有保持安全距離 所以安全的停住車
我從後視鏡看到後方的車 還在很遠的地方
但是 我看到他的車速還是很快的衝過來
雖然他也踩了煞車 但是車速太快 煞不住
碰的一聲 整個車子都震動起來
撞擊強度 比那次在高速公路要強烈的多
我下車查看 我的車子似乎沒有太明顯的傷痕
畢竟已經十幾年的車了
我看對方的車 整個車牌已經扭曲
那人驚魂未定的猛說對不起 表示他有努力煞車了
我笑一笑 揮揮手 就上車開走了
上車後問女兒有沒有嚇一跳 她說還好
我說 職業是在馬路上工作或開車的人
經常要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即使你小心翼翼
我也和女兒分享 關於追撞的事情
其實並不算完全是後方車子的責任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更長的安全距離
就可以減少緊急煞車的匆促
也幫後方提高煞車的距離
所以 這次的經驗 可以解讀為老天爺善意的警訊
要我開車再慢一點
在人的社會裡 其實也常有類似的狀況
職場或家庭裡 都牽涉到不同的人
彼此相依相存 相互牽引
當我們過於主動熱情 可能就會剝奪或阻礙別人發揮的機會
當我們過於被動冷漠 可能就會加重或徒增別人工作的負擔
如何保持適當的距離 讓彼此拉拔 相互成全 是重要的
有時候 我們緊盯著前方的目標
充滿理想與信念 滿腔熱血 勇往直前
可能就會忽略了旁人的感受和需要
有時候 我們否定了組織的做法或目標
消極被動 怨天尤人 忿忿不平
可能也干擾了旁人的價值和心情
也許 就像開車一樣
試著保持一種平衡 能夠掌控的速度
並且考慮到周圍的人的情況
給他們多一點兒空間
或許 就比較不會有緊急狀況 而煞不住的事件發生
雖然有點兒牽強附會 卻也是我當下的觸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