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中看見特殊 在特殊中透顯意義
決定到資源班來擔任特教老師後
就開始對特殊教育的相關訊息提高注意力
不管是媒體報導 專書影片或研習活動
總是期待自己能夠抽出時間來接觸與了解
但是理想和現實 總是有些距離
暑假的寶貴時光 一晃眼就過了 並沒有太多收獲
一方面 七月份有繁雜的教務工作要交接
雖然已經盡力 到幾乎沒有請任何假
但是仍然留了不少爛攤子給接手的人(金拍謝)
八月份也有冗長的閩南語研習(整整六天)
以及返鄉和家庭活動
(這些年盲於行政工作 其實虧待家人甚多)
因而 只勉強參加了三天的陽明山心靈成長
和五天西區特教中心的特殊教育研習
另外看了兩部特教電影:
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自閉歷程(Temple Grandin)
以及一些零散的特教書籍 就是我的暑假生活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 看了這兩部電影的一點想法
這兩部片子應該都算得上老少咸宜 發人深省
先來談「心中的小星星」
猜想 多數人都是像我一樣 隨著劇情
時而高亢歡樂 時而低暮哀嘆 更多時候是溫馨暖熱
有些劇評說是笑淚交織 口碑沸騰
我覺得不算誇大
先天有特殊障礙的伊翔生活在一個算的上是幸福的家庭
父親關心母親疼愛 哥哥也很和善的家庭
但是卻面臨著極為慘痛的學習經驗
由於哥哥的成績非常優異幾乎都是全校第一名
大家自然對弟弟伊翔也有期待
伊翔雖然看起來也聰明活潑但是
卻有著嚴重的閱讀和傾聽上的障礙
他無法正確辨認文字的結構上下左右
對別人而言輕而易舉的事 他卻怎麼樣也搞不懂
老師上課所下的指令譬如翻開第幾章第幾節第幾行
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很快速地依指令找到位置
但是伊翔卻陷入五里雲霧中完全不知所以然
可想而知他的成績一塌糊塗
由於聽不懂指令所以有很多作業不是亂寫 寫錯
就是乾脆不要寫
由於經常被責罵懲罰甚至嘲笑侮辱
他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他對老師的指責起了反彈
所以 本來是個純真可愛的孩子
竟然變成了頑劣的壞學生
重讀了第二年的三年級成績還是幾乎掛零
連學校的校長都搖頭認為學校無法給這個孩子任何幫助
父親雖然覺得很丟臉但是還是必須想辦法找地方讓他讀下去
母親尤其是心疼總覺得伊翔是個善良的好孩子
他們最後把他送去寄宿學校
伊翔其實非常排斥去寄宿學校
因為他覺得那代表被家人遺棄了
但是爸媽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只能忍痛把他送出去
沒想到在這裡伊翔遇到了人生轉捩點的貴人
-----美術老師 尼康
尼康發現伊翔 一個完全沒有學習動機的孩子
竟然如此消沈 如此無望
查看他的作業本驚訝地發覺了問題的根源
尼康老師利用假日轉了好幾趟車 趕到伊翔的家
問他們是否有發現伊翔的問題
爸媽雖然愛伊翔卻完全不了解問題出在哪裡
尼康老師把幾份作業本呈現在家長面前
清楚地指出所有的錯誤都有某種類型共通點
伊翔不是懶惰也不是惡劣 而是有障礙 有困難
伊翔需要特殊教育的幫助
尼康老師到了伊翔家還有另外一個重大的發現
就是發覺伊翔十分喜歡畫畫
而且繪畫的天份很高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他在那些繪畫裡面看到一個充滿熱情的孩子是如何
被外界的無知和蠻橫所壓抑和扭曲
尼康既心疼不捨又覺得責無旁貸
回到學校後尼康透過許多專業的引導和關懷
逐漸把一個日漸枯萎的孩子
重新點燃了生機
他讓伊翔知道老師當初也是一個有障礙的孩子
但是遇到了好老師結果不知跨越障礙
今天還能成為老師幫助其他小朋友
伊翔聽到這裡整個人都驚詫不可思議
沒想到老師竟然和他有著一樣的問題
在老師的關愛與導引下
伊翔漸漸展露專長與笑容
後來有個重要的活動溫馨動人
讓所有的觀眾都忍不住熱淚贏眶
也讓伊翔那原本有點兒嚴肅的父親
忍不住抱著尼康老師哭起來
我想 不要把梗完全都曝盡
精采的內容有待各位朋友們去收看
片子有點長將近三小時
但是 你一點兒都不覺得冗長
因為節奏輕快有笑有淚 十分流暢
以前看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
一雙鞋子就可以拍的那麼溫馨
就會忍不住氣憤
人家沒花多少成本也不需要什麼卡司或場面
就可以如此感動人心
但是我們的電影人還老是在喊沒錢沒設備
現在看到這部印度電影
我沒有那種生氣的感覺
我知道我們欠缺的是
真正的人道精神人文關懷
如果 社會普遍有這樣的精神文明
好的文學電影或藝術
會被接納推廣 宣揚 然後生根 茁長
所以不能光只是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您說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