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的衣服 你所用的物品
投射了你對自己的評價
有些人會把貴重的東西妥善保留收藏
等待重要的時機到來 才要拿出來用
而平常只用廉價粗糙的東西
然而重要的時機卻不常到來
因此 他每天和廉價物品為伍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家裡的高級杯盤
通常都藏在儲物櫃裡
反而每天使用那些百貨公司的廉價贈品
有人因為不鏽鋼刀叉太多 就收藏了一些起來
然後每天使用便利商店贈送的塑膠刀叉
有人把非常漂亮合身有質感的衣服收起來
每天穿著地攤品 直到那件好看的衣服
褪色 退流行或不能穿才懊惱
但是 這樣的狀況還是持續地發生著
這些人 可能有個共同的思維模式
就是 潛意識裡有自我貶低的傾向
不認為自己配得上那樣的質感的物品
至少平常日子是配不上的
只有重要的時機來了 才好意思使用
我自己就有著這樣的問題
記得以前生日或畢業或離開某個環境時
有朋友會送我某些貴重得東西 譬如名筆
一支要價幾千元
說實話 我當時都覺得非常為難和可惜
總覺得我不需要用這麼好的東西
帶著這麼貴的筆 只會增加我的負擔
因為我擔心一不小心就忘了帶或遺失了
除了會心疼 還覺得對不起朋友
但是潛意識裡 我似乎真的覺得自己好像配不上這樣的好筆
總是喃喃自語 我幹嘛用這麼好
現在想想 也許這樣的想法固然有簡樸方面的意義
但是 其實也有著輕鄙自己的問題
家裡確實有一些不錯的杯盤套組
很有整體感 擺出來應該可以讓家人驚艷
但是 實際上 它們卻一直被塵封在櫥櫃裡
家裡也有很漂亮的床罩被套
如果鋪上去 相信整個房間會突然提高了溫馨指數
但是 事實上
它們也是經常被放在床頭櫃底層 不見天日
平常總是 節衣縮食 捨不得用
然而卻買了一堆次級品 五顏六色 七葷八素
不知所忙 不知所求 渾渾噩噩
除了少了那麼點兒優雅 也不知道省了什麼錢
我當然也會思考
這樣的想法或醒覺
會不會不只不是一種新的開啟與體悟
反而是一種回頭路
也就是 把我原本得簡單樸素
轉換成 逐新慕異 奢華浪費呢
不過 我聽說
人與身邊的物品之間 有一份磁場在流動
也有一份關係在滋長
彼此會散發某種對應的能量波長 不斷的運轉著
你的心念會影響你對物品的認知
而物品的形貌和意義 也會影響你的氣場和能量
如果這個說法是合理的 可能的
那麼如何選擇與使用身邊的物品
就不能單以節儉 環保 簡樸為唯一的標準
而需要兼具自我心念的檢視與對應 來當時間軸
交會出一個人的風情與姿態
如果更精細一點兒來思考
或許會發現 這兩者其實並不是對立的概念
相反地 它們也可以是相當一致的思維信念
只要不執著 不浪費 懂珍惜 能善用
合宜的審美和細緻的搭配
可以傳遞著一個人的想法與自我圖像
仍然是環保而簡樸的
我們都知道「物品要使用才有價值」
但是 卻常常因為惜物愛物的觀念
而有價值的物品 閒置在書架上或衣櫃裡
其實這才真正的浪費
許多兒童圖書館的管理員正因為有那樣的迷思
雖然擁有很多新穎漂亮的書
卻為了一點點的污損而嚴責小孩
害他們以後不敢來借書
其實想想 這個損失豈不是更大呢
黑幼龍有一篇文章叫做
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很用力地宣揚的道理就是
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
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年節將至 大家都在清潔打掃時
如果看到有漂亮好用的東西
別再收藏了 都拿出來用吧
不只讓東西應用活用
說不定還能換得一份好心情和更強的動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