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妳離開時    

 

看到下面這一則 今天的新聞

不知道您會是納悶嘆息 憤怒厭惡呢

還是 毛骨悚然!!

 

看一眼陌生男子 父母強酸淋死15歲女兒

 

巴基斯坦一名15歲女孩

因為在街頭瞄了一眼騎摩托車經過的陌生男子

竟然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潑灑硫酸致死

這對父母遭逮捕後表示

「女孩的行為玷污了家庭的名譽,才讓她光榮死去」



當地媒體報導

女孩的父親札法爾(Mohammad Zafar)告訴警方

他看到自己女兒轉頭看著一名騎摩托車經過的男孩

立刻喝斥女孩「這樣是不對的

女孩剛向他解釋自己不是故意的

媽媽就把手上拿著的硫酸對著她灑過去

札法爾說:「女兒這樣死去,是她的命」。



根據當地法律

這樣的事件被稱為「榮譽謀殺」(Honored Killing)

代表兇手謀殺家庭成員,目的是為了捍衛家族名譽

受害者大多是女性

而原因通常是「失貞」或「行為不檢點」

遭到性侵、打扮時髦、舉止輕浮、離婚等。

 

電影 當妳離開的時候"( when we leave)

前年獲得柏林影展最佳歐洲電影

裡面正是講述類似的 Honored Killing

德國婦女嫁到土耳其 受到家暴

逃回家中 卻遭到娘家的斥責和驅逐

因為 出嫁後就不應該回來

父親說「你要我們拿什麼臉去見人

母親看到她身體傷痕累累 也無奈的說

個人事小 家族的名譽事大 只能多忍耐

 

寧可她被打死了 也不要害家族蒙羞

如果她不想回去乖乖忍受家暴

那麼娘家人的就乾脆把她打死

以維護家族名譽 

就是「榮譽謀殺」(Honored Killing)

 

想到 郝明義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類似情節的

另外一部電影 自由之路

描寫一個人出獄時 和妻子在火車上相會

郝先生如此描述:

這對久違的夫妻在逃亡的火車上,

禁不住重逢的激動,擠到廁所裡親熱,

差點被圍在廁所外面的人打死。

好不容易警察把他們救了出來,

訓斥他們不知羞恥,不知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接著,趁警察離開的一個空檔,娘家的人趕至,

開槍殺了這對夫妻,然後把孩子帶了回去。

 

這部電影是一九八二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

我在後來的金馬獎外片觀摩展上看的。

頭一次看土耳其電影,

散場後我被兩個問題堵得心口悶悶的:

人家夫妻在火車廁所裡親熱,

干那些乘客什麼事,惱怒成那個樣子?

人家夫妻要另過日子,娘家人幹嘛非得一路追殺,

寧可帶回去兩個沒了爹媽的孩子自己扶養?


這兩個悶了許久的問題,

卻在那天的禪堂裡突然回到我的心頭,

幫我找到了為什麼對也不能執著的答案。


乘客和娘家的人,都是自認為在替天行道

自認為是正義的化身。

那是土耳其的風俗民情。

然而換一個地方,換一個人來看,

那些正義卻可能只是粗暴

所謂善惡,所謂是非

不過是價值觀的投射。

而價值觀,是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

正如我看土耳其人對正義的執著不以為然,

其他地方的人看我對正義的執著也可能不以為然。


 所謂正義、正義,多少邪惡假汝之名而行之

正是一心執著於的人所可能造成的結果。


佛法裡的不思善,不思惡

不是要人沒有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

而是要我們認清都是一些價值觀。

價值觀都是一些念頭。

而我們對自己的念頭所能把握的其實並不多,並不大。

 

前幾天 我寫了一句話

我們不喜歡太虔誠的人

因為他們對於事情的看法 總是過於篤定

 

上文中的這些父母 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都是非常的篤定

才能強烈到足以殺了自己生養的孩子

認為女孩子在馬路上看了其他男生

實在罪不可赦

認為女生出嫁 就算被打死了也不應該回娘家

否則會讓娘家蒙羞

認為即使夫妻也不應該在公共場所親密

天理不容 任何人看到都可以制裁

 

這些觀念態度 並不是某一個人 一時的病態想法

而是那個社會群體的文化壓迫

 

想想 如果你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

大概不會只是無奈嘆息或憤怒厭惡而已

而是不寒而慄 毛骨悚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