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4.jpg  

 

在喧鬧中寧靜 在簡樸中豐富

 

不管是「風雨中的寧靜」 還是「大隱隱於市

似乎都告示著 「靜藏在動之中」 「動者靜之基

 

我們面對一個孩子(或成人)

總喜歡用好動或文靜來形容他(或她)

動與靜 是一個很普遍的評估標準

 

動者 進取  靜者 內斂  各有其長

動者 衝動  靜者 遲緩  各有其短

到底何者比較好 似乎無法一概而論

 

聖人老子 用動靜和清濁來形容天地男女

他說: 夫道者 有清有濁 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 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 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  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淨 天地悉皆歸

 

我覺得用男和女  來歸類動與靜

容易有性別刻版印象

事實上 動與靜 應該同時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體裡

只是所佔的比例之不同

 

有些傳統的父母(或老師)

會接受男生好動一點兒沒關係 但是女生則不宜

女生愛哭沒關係 男生則不宜

 

新時代的父母則破除性別的限制

接受孩子做自己

 

但是我覺得 「做自己」這個觀點未必精準

因為到底什麼是自己

有時候自己以為的 反而會限制了豐富的可能

所以 我會鼓勵孩子(或我自己)

試著去探索更寬廣的自己 試著提昇豐富而收放自如的自己

 

以動靜來說

它們未必是比例的不同而已

而是  可以因應不同的場合情境 做自在多元的展現

既能夠十分的文靜 又能夠非常的活躍

在喧鬧中寧靜 在簡樸中豐富

這才是更值得去追求的標準

 

動靜的拿捏和收放 常常被應用在藝術創作上

不管是畫面調度 節奏韻律 色彩線條的搭配

各種園藝造景 建築構圖 舞蹈肢體 ------

總是透過 動靜交錯 產生更大的張力和想像空間

 

在電影中 這樣的表現很多

我想到電影火戰車 很美的旋律

一群人在跑步 按理講 應該是很動亂的

但是搭配著音樂旋律 那畫面卻有著寧靜的史詩感


  

我很喜歡梅爾吉勃遜早期的一部電影「英雄本色

氣勢磅薄 動與靜 透過畫面與音樂 產生有力的融合

最難忘是男主角躺在斷頭台受刑的剎那

突然看到亡妻 竟然出現在萬頭鑽動的人群裡

應該是最紛亂的時刻裡 卻出現最寧靜的畫面

他應該是最焦躁不安的當下

亡妻卻對他露出寧定安謐的微笑

 

 

 

動與靜 是人生的奧祕

可能一輩子也參悟不盡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