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7.jpg  

 

有時候  移一下位子 看到不同的風景

品嚐到不一樣的滋味

 

晚餐 正準備開飯  電話鈴響

「喂!是老公喔! 你到美國了是嗎?」

「我已經住進飯店了,正在準備明天的會議資料,

  家裡都好嗎? 孩子們還好嗎?」

「都很好啊, 我們正在準備用晚餐!」

「這些日子就要偏勞你囉」

「我會努力安頓好家裡,你不用擔心,想要和孩子們說話嗎?」

「好啊!」

「兒子,挪,爹地的電話」

「老爸,是我,強強」

「強強,吃晚飯了嗎?」

「剛吃,媽媽煮的飯很好吃」

「快考試了吧,自己加油喔」

「我會的,爸爸放心!」

「有需要爹地幫你買什麼東西嗎?」

「我的ipad有點兒鈍 同學們都用ipad2了」

「其實不必追流行 越新的東西不一定越好」

「知道了」

「妹妹還好嗎?」

「很好啊, 她正在吃飯,你要和她說話嗎?」

「好啊!」

「爸比!」

「嗨 心肝女兒,吃晚飯了嗎?」

「----怎麼吃得下----你現在才打來----」

「爸比才剛下飛機就趕快打來了啊」

「你就是只知道工作,根本就沒有關心我們」

「亂講,爹地最關心媽咪 哥ㄍ一 和你啊 我現在不是打電話回家了嗎」

「我已經等你一個下午了」

「爹地知道,你要爸比幫你帶什麼回來嗎」

「只要你快點兒回來就好了 我什麼都不要」

「我幫你買最新的ipad3好嗎」

「你要是沒有快點兒回來,就算買回來了,我也把它丟到垃圾桶」

「知道!知道了!小女生這麼兇,會嫁不出去喔」

「我本來就不要嫁!」

她兩手交叉在胸前 看著女兒與老公對話

不禁搖頭  心想 :

「 這個小姑娘如果是我的情敵 我穩是一敗塗地」

 

他掛下電話 滿臉燦爛的笑容

他知道女兒是真正地在乎他

 

在PAC的溝通理論中

C對C  兒童對兒童是最輕鬆可愛

但是也是最為沒有內容意義的談話

通常 除了真正的小孩子之外

只有熱戀中的情侶會用這樣的方式對話

 

A對A 是理性的溝通 通常最有內涵深度

卻是最欠缺情感  上面的故事中

夫妻間的對話  就是類似

 

A對C 當中的A不是指責型父母 就是照顧型父母

其中爸爸對兒子 就有照顧父母和指責父母俱存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 女兒對父親的方式是

A對C 女兒用指責型父母對上爸爸的順服兒童

產生了一種看似衝突卻是更能激發情感的溝通模式

 

她每次打電話回去  爸爸的回話 總是讓她垂頭喪氣

(一)研習前:

「爸爸 是我啦 你在忙嗎」

「打電話幹什麼 浪費錢 去讀書啦」

「沒有啦 只是關心你一下」

「虛情假意 少來這一套」

「我沒有--- 保重喔!」

(二)研習後:

「爸爸 是我啦! 你在忙嗎?」

「打電話幹什麼? 浪費錢 去讀書啦!」

「醫生交代的藥 不能忘記吃喔」

「不用你管啦! 你管好自己就好!」

「你不好好吃藥, 我們就得要東奔西跑 才是浪費錢」

「誰叫你們要回來, 我不用你們管!」

「不管你,我們要管誰,等一下我問媽媽,

如果你沒吃藥,我就趕夜車回去,用灌的」

「好啦好啦!你不要再浪費錢了!」

 

媽媽說 爸爸掛下電話 就笑著去吃了藥!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笑了

 

有時候  移一下位子 看到不同的風景

品嚐到不一樣的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