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看到一個人的黑暗面之前,別說你認識他

在沒原諒一個人的黑暗面之前,別說你真愛他

                          ~瑪莉安 威廉森

 

  

 

黑暗一直都存在著

只是你是否願意正視它

 

如果可能 我會盡量把窗戶打開

讓多一點兒陽光進來

讓室內更明亮 舒爽些

(如果不是夏天的話)

 

猜想 多數人都喜歡光明溫暖

不喜歡陰暗冰冷

尤其是已經陷在黑暗潮溼之地很久的人

 

但是 光明有時卻是遙不可及

尤其是對於沒有足夠智慧來面對現實人生的人而言

(譬如我啦)

 

面對人生裡的黑暗或無奈

有時我們求助於文學藝術

有時潛遁宗教靈修

總是想要尋找脫困的道路

想要打開迷茫的解答

 

有一部好看的電影<影子大地

提供了某些佐證

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所飾)

是一位牛津大學 文學暨神學教授

他喜歡向學生或演講聽眾問一個問題:

神如果是慈悲的  祂何以忍心

讓人類嚐盡生命的折磨與苦難?」

看看這世間許多不公不義之事

諸如種族大屠殺、

壞人頤養千年 好人反而受盡屈辱等

即使是凡夫俗子都難以置身事外

難道神可以無動於衷嗎?

 

如果祂真的有惻隱之心

又為何不發揮祂無所不能的力量

阻卻這些事情的發生呢?

相反的 苦難似乎已成了人生的代名詞

這究竟是何道理?」 

 

這個問題 應該許多人

都曾經疑問 乃至於吶喊過

總是得不到心服口服的答案

大家都是善良平凡的人

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 不公 不平 無理 悲慘的災難厄運

總是莫名其妙的就迎面而來

不能質疑 不容拒絕 無可閃避

 

為什麼?

 

電影中 教授靜靜地凝視台下的眼下

在眾人一陣屏息之後

以鏗鏘有力的聲音逐字說道:

因 為 神 要 我 們 長 大 !

 

這什麼意思呢?

 

這位男主角繼續解釋說:

苦難猶如雕刻師手中刀斧敲鑿在有待雕刻的石像上

苦難越大  斧鑿的痕跡越深

雕塑的石像輪廓因此更加清晰成形

身受苦難的當事人也越趨成熟偉大

因此  神依然是慈悲的

只是祂用心良苦的靈性雕琢計畫

不是追求享樂與幸福的凡人所能窺見得知的

 

原來 黑暗的存在

乃是為了讓我們更能感知光明的意義

原來 苦難的意義

乃在於讓我們更懂得珍惜身邊微小的幸福

黑暗不是完全的壞事

有了它 我們才知道平凡是多麼的不平凡

 

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

 

 

在情感世界裡 不也是如此嗎

 

兩個生命之間的映照

兩朵靈魂之間的交會

光明與黑暗 歡樂與憂傷 甜蜜與痛苦

從來沒有單獨存在過

那些一直沉浸於光明的歡樂與甜蜜的伴侶們

必須有個警覺

看不見 並不代表不存在

我們無法只沉浸在那輕快的歡樂中

而不去看見彼此生命中曾經遭遇過的顛箥曲折

我們無法只暢談彼此的光如與得意

而故意忽視潛藏在心靈裡頭的晦暗與苦澀

唯有黑暗與隱晦的那一面被彼此照見

才有可能從陰影中走出來 接納外面的陽光

 

或許有人會納悶 哪來那麼多的黑暗

我就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隱晦黑暗之處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

這樣地正面看待自己 當然是一件好事情

就好像蠻多集權國家的人民

並不如外界預期的非常屈辱或憤怒

相反地 他們覺得的國家很民主

自己過的很自由 很幸福

那樣的認知和感受

有助於他們繼續度過每一天

或許 那也是一種幸福

 

不過 就如俗話所說

該來的 終究會來

那些沒有被妥善處理的傷口

並不等於真正的痊癒

相反地它們會隱伏到心靈的黑暗處去駐紮

伺機而動

靜待下一個愛恨情仇的風暴來臨時

再跳出來啃噬那已經奄奄一息 脆弱不堪的心靈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曾經深愛 條件也相當匹配的戀人

一起經歷過非常甜蜜幸福的階段之後

卻傷痕累累 鍛羽而歸

原因在於 他們只打開了自己的某一扇門

卻隱藏了那更複雜更艱難的密室

沒有讓對方進來

 

這就是為什麼說

真愛常常是在傷心絕望 萬念俱灰中才被啟動

因為 只有這一刻

彼此的黑暗 才逐漸朗現

 

走進它 面對它 跨越它

真正的愛 才被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