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腔  

                              (照片選自網路)

 

家是一個人的內在投射

在與家人的相處中 常常可以照見自己性格裡的幽微

 

每個人的功課不一樣

有些事情 對某些人而言 輕而易舉

因為那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所以做起來並不費力

但是對另一個人而言 卻可能十分艱難

 

身為教育工作者 教導孩子 是我的工作

甚至理應可以說是專長

但是 面對自己的孩子 卻仍感到相當的困難

 

我自己從小在一個很寬容的家庭長大

父母給了我很大的空間 很少要求我做什麼

( 或許他們一方面也沒念什麼書 另一方面也很忙 )

他們給了孩子們自主權 和自我承擔的態度

 

從國中畢業後 我到台北來求學

因為讀的是公費學校 除了學費和吃住都不用錢之外

每個月還有零星的退伙費(幾百塊)

加上偶爾有兄姐的接濟 我過著拮据卻自足的生活

因此 北上後 我幾乎就不曾再跟父母拿錢

不求助父母 獨立承擔

成為我的習慣和態度

也影響了日後我對孩子的管教態度

 

因而後來我自己組成的家

型態上 是鬆散 隨意的

猜想 就是因於這樣的成長經驗和個人特質

我不喜歡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做什麼

也不認為什麼事情是非要怎麼樣不可

 

也許我會提醒 會建議 會鼓勵 會高倡

但是 如果孩子依然故我

我也就尊重他們了

或許 有時我會悄悄地生悶氣或黯然嘆息

但是 我只能如此 也習慣如此

 

這樣的心態 曾經一直攏罩著我

不曾動搖

 

當孩子還小時 我這樣的態度

沒有產生太大的問題

因為我的鼓勵和提醒 還能發揮效用

孩子們的發展也還不錯

 

但是 當孩子越來越大時

問題就逐漸浮現

 

第一個問題是 孩子更忙了

他們白天上課 晚上補習

偶爾休假 他們想要好好睡覺補眠

或者放鬆休息

父母沒有太多的介入時間

 

第二個問題是 孩子進入青春期

想法叛逆 情緒起伏

有時候 對話間難免就有了負面的情緒氛圍

父母沒有太多的切入點可以扭轉

 

第三個問題 我自己剛好也十分忙碌

行政工作 學業功課 都讓我分身乏術

因此 大家都關起門來 各忙各的

父母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

 

所以 我的那種「只提醒 不勉強

表面尊重 其實是放任」的態度

正好符應了現實的需要

讓我暫時心安理得地麻木安住

 

然而 孩子在學習和行為上陸續出現的狀況

讓我不得不反省和醒悟

我 恐怕是殆忽了自己的職責了

孩子需要老爸的支持和引導

但老爸卻仍在喊破喉嚨也聽不到的遠方

 

這是作為一個父親的覺醒與自責吧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這樣的方式

則是我的覺察

 

想想 即使是我自己

其實也是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協助

況乎十來歲的孩子呢

 

每個人都有理想性 也有好逸惡勞的天性

偶爾我們會靈光閃現 充滿夢想

胸口燃燒著熊熊火焰 不成功絕不終止

但是 事實上往往撐不了幾天

就火勢漸微 漸歇 溫度漸冷 漸涼

最後 油盡燈枯 灰飛湮滅

大人如此 孩子也是如此

 

但是 我卻誤以為 給孩子鼓勵和提醒

他們就會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切入自動導航模式 他們就會自在翱翔 安抵目的地

而我的責任就已經了了 問心無愧矣

這就是我的天真 和軟弱啊

 

給孩子鼓勵 提醒 不如陪伴和激勵

不如實際地去和他討論 分享他努力的成果

這樣的道理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

事實上 裡面卻有著重重難關

 

後來我有什麼具體的省察和改變呢

且容我近日 慢慢道來!

 

 

 

 

後記:

家庭省思 算是非常個人性的探索

並無普遍性 (所以讀來特別悶吧)

每個家庭 各有不同的背景因素

每個成員的性格 狀態差異很大

這樣的po文 只是版主的自我反省歷程

有感而發

也許 讓朋友們看了一頭霧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