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8.jpg  

 

擔任資源班老師 難免會需要和級任導師溝通

其中 級任老師最常問的一個問題是:

到底這孩子的偏差行為(包括學習問題)

是基於他身心的障礙呢

還是疏於管教 溺愛的結果呢

 

我們知道 級任導師要面對整班學生

30個孩子 有30種個性

更有30個不同的家庭管教態度

老師就算有三頭六臂 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 在班級訂定統一的規範

幾乎是每個大班教學的老師的必經之路

有些孩子 生性溫良 善解人意

很快就融入團體中 自得其樂

有些孩子 則嬌生慣養 大少爺的個性

自然需要被磨一磨

在老師的賞罰分明 恩威並重下

常常能夠風行草偃 化民為俗 形塑統整的班風

 

但是 面對特殊生 則讓老師較為頭痛

因為他們說不動 勸不聽 罰不怕 搞不定

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

老師不能確定 到底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標準

能要求到哪裡 才是對這個孩子比較合宜的做法

 

其實這個問題 不只是導師有 科任老師有

即使是長期來相處最久的家長

甚至 連專業的醫師 治療師 都未必能有確切的答案

 

因為 孩子的狀況(生理的、心理的、環境的)

隨時都在變動中

有時候 他的偏差行為來自於生理上的匱乏

有時來自於心理上的不安

有時則來自於長期管教上的不足

更多時候是混雜著各種因素而糾纏不清的

這時候 我們豈能期待有一套簡單明瞭的公式來遵循呢

 

教育是一門藝術

各行各業也都有藝術的層份在裡面

就是說 它不是死板固定的

而是能夠隨著情境的變化 做因應調整

因為這樣的機動靈活 因而產生了多樣豐富的不同結果

譬如 一個大廚師 他對於調味的掌控

應該是能夠隨著食材 佐料 工具 賓客 天氣等各種因素

靈活的做微調 才能烹飪出最美味的佳餚

 

教育自然就是這樣的工作

特殊生 相較於一般的學生而言

其面對挑戰的承受力較低

對於外界變化的忍受力較弱

對於老師家長的要求的理解與達成立尤其不足

因此 遇到各種挑戰與挫折時

他們會產生情緒激動、分心、放棄學習、與人衝突等狀況

就會更為明顯與頻繁

這就是 老師與家長特別苦惱的地方

 

他們總是希望能夠有一套明顯的準則

來做為管理強度的依憑

這樣的心情 我能了解

但是 這樣的期待終究是緣木求魚

因為 不會有一套簡明確切的標準

 

如果勉強要訂一個較為通則性的參考條目的話

或許有如下幾點 可供參考

 

一、關注孩子的狀況的順序是

最優先是生理上的需求是否滿足

其次是心理的狀態是否安穩

第三是人際及生活自裡是否順暢

最後才是學科學習狀況是否穩當

 

二、盡可能了解孩子障礙的類別和程度

了解相關可能產生的影響 以及改善的方法

針對該障礙所產生的問題行為 給予最大的包容

至於非障礙所產生的問題行為 則持中立的態度

 

三、在激烈問題行為爆發時 先安撫情緒再追究問題

情緒問題雖未必都是用退讓的方式

但是先讓衝突點冷卻和轉移 勝過於激烈對立

特殊生往往容易在一時之間轉不過來

造成對立激化 所以不妨先退一步

等到情緒過了 再來處理問題 就容易多了

 

四、利用平時穩定狀態時建立信任關係

一方面更了解孩子 知道他要什麼不要什麼

一方面也取得信任 讓他知道你對他的關心

有助於在問題行為發生時 立即給予適當的引導

 

特殊生比一般孩子更需要多一點兒關懷和協助

特殊生也一般孩子更容易讓老師家長挫折失控

因此 家裡或班級裡有特殊生的家長老師

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能和耐心愛心

才能化解一路上許多的挑戰與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