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9.jpg  

那回不去的 不是寫作的精靈

而是被讚聲豢養的虛榮

 

 

前幾天在國際書展中 有一場演講

從稿紙、Word 到網路」文學創作20年

主講者是作家廖玉蕙和聯副主編宇文正

 

關於 書寫媒介和情境的改變 對書寫者的影響

是個豐富深邃而餘韻繚繞的礦脈

頗值得寫作者來挖掘與探索

也是我一直好奇和感興趣的主題

所以那天我一早就到現場等待聆聽

以下是我聽完後的簡短感想

 

過去的寫作者 總是靠著一支筆 一張紙 一個安靜的空間

寧靜而孤獨(?)地書寫 (相較於目前的網路書寫)

可能字跡潦草 可能常常需要剪刀漿糊 把這一段挪移到另一段

可能要很久很久以後才知道是否受到出版社的青睞

更久更久之後才知道讀者的反應

 

後來有了電腦 書寫環境和工具改變了

容易複製和剪貼 也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傳送

及時送達出版社或編輯的手上

省去了很多時間和空間的困擾

但是挑戰了傳統寫作者那種透過筆和紙的碰觸

在那瞬間蘊釀出來的氣氛和溫度

就像是喝一杯自己研磨的咖啡或砌泡的茗茶

比之於易開罐的偉恩咖啡或茶裏王

說實話 一開始有很多寫作者非常抗拒

認為真正的作家不可能會放棄紙筆來就電腦

 

不過就像那些堅持用傳統相機的攝影師一樣

最後幾乎全都向數位的天地臣服

作家陸續也都往這個國度奔馳了

因為 數位的好處不只是便於複製 修改

不只是容易閱讀和傳遞

更重要的是 它讓寫作者和閱讀者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關鍵點在於 網路

網路無所不在之後  部落格和臉書興起

(之前當然還有bbs  痞子蔡 就是那時候的產物)

作者和讀者之間 有了新的關係

他們可以在作品完成的當下 就瞬間相遇

不必再經過出版社或編輯的審核或認同

讀者直接決定作品是否受歡迎

 

寫作者 在過去的時代 算是相對寂寞的

他們的作品到底受不受歡迎 讀者的感受是什麼

往往要先經過出版社 一層又一層的審核 修改 編輯

然後印製 發行 分銷到各書店 最後才到讀者手上

讀者的反應是什麼 (除了銷售量之外) 則完全無法獲知

 

如今 作者剛寫完 透過網路 就出現在讀者面前

有時候作者還會一邊修改 註明說幾分鐘前又改了

而讀者也可以當下就表達出對作品的感受和反應

那種立即性 當下感 真不是以前的寫作者所能想像

 

讀者的反應中 即便只是按個讚 簡單的幾句回應

就可以讓作者受到很大的激勵或考驗

看著按贊人數的激增  常常就能讓作者的血壓高漲

相反地 看著乏人問津的反應 也會讓作者跌入谷底

這樣的牽動 通常不是旁觀者所能理解

何況是各種針對文本的討論 稱譽或批評 挑戰

也會讓作者的想法 心情和思考都受到影響

這都是網路書寫的特性與限制

 

到底是傳統的書寫好呢 還是網路書寫好呢

我想起最近有人對於王家衛電影的討論

我們回不去了!」是他以前的主題

網路書寫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

就像數位相機 自動排檔汽車 悠遊卡 智慧型手機一樣

再也回不到以前的那種傳統方式了

但是「一代宗師」卻傳達了一個另類觀點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現在 過去和未來  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

你其實自始自終 並沒有離開 當然就沒有回不回去的問題

網路書寫和傳統書寫 都是文字和人性

載體固然產生了一些轉化和張力

但是 靈魂還是一樣的 書寫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人性的貪瞋癡慢疑都依然俱在 所以就沒有根本上的不同

當我們洞悉了這一切 也就不會被一些雜訊所迷惑

 

只是網路時代的作者 已經習慣與讀者互動的氛圍

當掌聲消失時 很可能同時也喪失了動力和勇氣

而回不到那種寧靜而孤獨的斗室寫作

 

那回不去的 不是寫作的精靈

而是被讚聲豢養的虛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