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15.jpg  

相較於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和校園性騷擾性侵害等更嚴重的問題來說,或許禮貌問題還只是小case而已!

      今天有一則新聞引起大家對於現在學生的禮貌是不是越來越低落的討論。有一位大學生寫信給作家侯吉諒,要作家幫忙回答問題,卻連署名也沒有。

拗答案、不具名 侯吉諒:大學生都這樣嗎?
 

「現今大學生素質不敢領教!」侯吉諒昨受訪時,直指學生「白目」,「不具名顯示連基本的網路書信禮儀都不懂」,學生信裡雖稱呼他「大師」,卻不懂得正確請益師者,因此他不願意回信。

類似欠缺網路禮儀的事件,作家張大春也遇過,寫在他的網誌裡。 

網路禮儀/網路冒失鬼 張大春碰過2011/11/18【聯合報】

----去年六月,張大春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答□□□─關於網路資料很少」,內容是網友為了寫報告,「因為網路上張大春資料很少 可以請你提供多一點的資料ㄇ」。

針對七十七字的網友來信,張大春回答僅四十二字,「網路上資料很少的話,就不是怎麼樣一個人物,根本不值得做甚麼報告的,就請別費事『卸』我了。


      關於大學生,雖然我家裡也有一個,但是畢竟了解有限,無法多談,但是對於小學生,我卻有些經驗可以分享。在小學工作25年,每天面對最多的對象就是小學生。除了9年的行政工作之外,有10年級任導師及3年科任、3年特教。即使行政工作期間,也經常處理到小學生的問題,我有種感覺,25年來,學生的變化真是不小。印象中,以前的學生憨厚、樸實、純真,現在的學生相對比較靈活、世故、早熟,我試圖用中性一點的語言,以免流於以偏概全。

 

   我想不管是以前、現在,乃至於未來,學生的類型總是形形色色,無法用簡單的語言來囊括化約。但是不可否認,學生的整體印象還是隨著時代在轉化、遷移中,過去的社會環境、時空背景和今天有明顯的變異,學生因而有所改變,其實一點兒也不讓人意外。社會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幾點吧:

    一、  媒體影響: 不管是電視電影網路的硬體更普及、傳播的內容更多元複雜,學生浸淫在裡面的時間更長。媒體在激烈競爭的商業取向中,越來越辛辣重鹹,不斷的挑選了許多倫理規範的尺度,讓成人和小孩同時都受到影響。

     二、校園改變了: 過去的家長對於學校的教育多數採取信任(或放任)的態度,很少介入學校的教育措施(尤其在管教方式方面),但是民主風潮吹襲之後,家長以敢於質疑學校為勇,好像如此才能證明自己關心教育、關心孩子。造成老師動輒得咎、對於管教學生總是戰戰兢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對學生沒有禮貌的問題,就採取提醒,孩子不聽也就算了,免得自找麻煩。

   三、 家長、老師觀念變了:由於前述的理由,使的學生的行為產生了改變,學生的態度比過去難管教,所以老師和家長如果想要扭轉孩子的態度,常常產生師生或親子的衝突,在兩難的情況下,漸漸地,家長和老師也改變觀念了,不必拘泥這些禮貌的小事了,反正現在的孩子都是一個樣,大家都沒什麼禮貌,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囉。

 

      這一週我又輪到擔任導護老師的工作,只是地點改在後門,不管是中午或下午都有一大群的學生出入。和多年前擔任導護的不同狀況有兩個,其一是接送的家長比以前更多了,其二是參加安親班的人超過沒有參加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家長來帶孩子時,無視於導護老師的存在,本身不會和導護老師有任何致意,也不會指導孩子向導護老師及志工爸媽問好。安親班的帶隊老師大約有五分之一在經過門口時,會略略提一句「向導護老師和導護媽媽說再見」但是小朋友會真的就問好的不到十分之一。當然那個時間非常短暫,有沒有問好,對誰都不見得有什麼意義,但是長期下來,那種視而不見的慣性,就形塑了某種態度了。對人不知感恩、對事情不會負責、對物品不懂珍惜,這就是現在的孩子。

 

    您或許會說,「這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啊,怎麼可以說得好像是局外人呢」,社會大眾如果真的有這麼相信教育的重要和位置,或許教育就還有些力量和希望。但是事實上,這個社會容易把問題推給教育,卻不曾真正重視教育。想想小學老師們為什麼一到屆退年齡幾乎全部都選擇離退了呢? 為什麼以前有很多人願意做到65歲,現在50歲就選擇離開了呢?為什麼金車基金會調查老師的快樂指數屢創新低,壓力指數達到八成。

 

    上述的狀況,決不是少數學校的管理或教育不夠用心所影響,而是相當普遍(乃至於是全球性)的現象。從國小校園的狀態來推測這些學生未來到中學、大學的狀況,可以預知,學生的禮貌及人際規範方面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不過,相較於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和校園性騷擾性侵害等更嚴重的問題來說,或許禮貌問題還只是小case而已。正有待社會的覺察、覺醒和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