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0.jpg  

我們要透過什麼教育來教育「教育工作者」呢?

要透過什麼媒體來導正媒體人呢?
 

隨著社會的開放、媒體的推波助瀾,男女之間的互動日益頻頻,長期來的某些傳統、慣性、刻板印象,已有許多鬆動、甚至質變,譬如以前的家庭暴力或自殺案件,可能百分之95以上受暴者是女生,是媽媽帶著小孩去自殺,但是現在從社會新聞的諸多批露得知,男性、爸爸們也不遑多讓,男生不再有能力維繫著過去的剛強角色,漸漸地也向現實中低頭。

 

    當然有更多的傳統和刻板關係仍然存在於這個社會,今天的新聞報導: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二十六日發布人口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將於十月三十一日突破七十億,二一○○年破百億,若是出生率略高於預期,二一○○年人口更可能衝破一百五十億大關。今天有一則新聞標題為: 

全球男女失衡 恐助長「光棍」、「剩男」出現

它分析人口的持續膨脹,除了帶來地球資源壓力外,扭曲的男女比例恐將造成許多「光棍國」的出現。文中提到:法國人口學家季爾墨托(Christophe Guilmoto)警告,像印度、中國等國許多父母都為「篩選性別」而墮胎。1990年時,諾貝爾獎得主、印度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就曾撰寫一篇「1億以上女性人間蒸發」探討男女人口失衡問題,人口學家表示,由於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生育率下降,以及最重要的「低廉胎兒期性別決定」科技,都讓女嬰遭到選擇性淘汰。根據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印度每年約墮掉近50萬名女嬰----

 

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到了21世紀,仍然如此橫行,即使男生都已經過剩而快要變成光棍國了,大家還是奮不顧身地前仆後繼地往前衝,可見那種刻板觀念有多強大。最近還有一則新聞,聳動的標題是:

20歲女師灌醉4名未成年 大玩5P

20歲澳洲女子歐唐娜(Laura O'Donnell),去年2月到6月間,多次邀約4名12至15歲的男童喝酒,---一起玩5P。------法官卻判處她緩刑2年5個月----這個判決讓許多人覺得不滿,當地的「聲援受害人組織」(Australia's Crime Victims Support Association)主席便發表聲明,認為本案加害人與被害人性別如果調換過來,「那就會是完全不同的判決」。

  
記得多年以前曾有一個新聞事件(其實稀鬆平常),兩個同樣未滿18歲的青少年偷嚐禁果,被雙方家長查知,兩人年紀相仿(女生的年紀還比男生略長幾個月),事件發生後,男方的家長非常誠懇地向女方家長表達歉意,女方家長則極為憤怒,考慮索賠求償。當時這樣的報導沒有引發社會的質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是今天的社會也許會稍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為什麼兩個同樣年齡的孩子一起發生的事情,大家都認為是女生受害,男生佔了便宜呢? 看了上述澳洲的判決,或許我們就可以理解,這樣的問題不只沒有國情差異,也不隨著時空而改變,性別平等,其實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性別議題近來一直被呼籲和倡導,不管是立法還是教育研習、各種公聽會說明會一場又一場的辦理,但是成效卻十分有限,原因很多(譬如沈苛已深、社會的成見不是三言兩語、三天五天就可以鬆動改變),但我覺得身為教育的執行者(老師)或推動者(官員),自己的性別意識是否夠清楚明朗,對於自己背後的意識型態、長期累積的某些習焉不查的觀念態度,是否能夠檢視反思和跳脫,這些都還有待商榷,如果,教育工作者自己都還是帶有相當的偏見和錯誤的信念,怎能期待由他們去導正下一代的觀念和想法。當然我知道,想要提昇性別多元化的尊重,學校教育不是唯一的途徑,社會教育,尤其是媒體的影響更大,能夠從媒體人的再教育,可能效能會更高,問題是誰來教育他們呢?

我們要透過什麼教育來教育「教育工作者」呢?要透過什麼媒體來導正媒體人呢?有待更有智慧者來思索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