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2.jpg  

 

沒心沒肺 長命百歲  有情有義 傷痕累累

自由自在 率性無罪  無心無愧 活著不累

 

記得2003年情人節前夕

連戰為了促成連宋配  引用了一位大師的開示:

「理性只會造成分裂 感性才能促進團結」

這句話的意思 我把它解讀為

理性存在的價值  只是為了要更有效去實踐感性

若少了感性的目標  理性只是一把鋒利卻冰冷的刀

 

而感性的目標

往往就是和人世間的情感 情操有關

 

梭羅曾經說 理性是感性大海裡的一葉扁舟

意思就是說 和感性相較 理性微不足道

情感才是推動這個世界運轉的最根本能量

 

很多訪談與問卷調查

談到一個人最後悔的事

往往都不是他曾經做過什麼

而是他錯過或遲遲未做什麼

而那個什麼 多半都是和親近或所愛的人有關

多半是和他內在的情感表達有關

 

所以 情感是這個世界非常重要的元素

 

或許也是因為他非常的重要 非常的強烈

因而社會上很多的災難 也和他有關

除了天災及意外之外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和情感有關

所以佛家才會稱呼這個世界為有情

佛的意思就是「覺有情

讓這個有情世界裡的有情人 可以覺醒

 

為什麼要覺醒呢

 

因為人生很多苦 就是因為受情所困

不是有句詩這樣說嗎

問世間 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人們因為情而歡喜而幸福

也因為情而受困而痛苦

 

前一陣子讀到一篇網路文章

沒有標題 但是看完內容我覺得它的主旨

應該是「無情  有時才是真有情

哇 真是令人啟發

內容裡提到了幾則故事

和朋友來分享

 

故事一:

有一個婦人 在餐館遇到了他的眼科醫師

對談之餘 很驚訝

他看了十幾年的眼科 從沒有看過這醫生笑

沒想到他其實談笑風生

他說:

妳想想,看病的時候我能笑嗎?
一笑、一顫,手一抖,

雷射槍沒瞄準,麻煩就大了。

 

後來他補充說明:

妳知道在美國,醫生自殺率最高的是哪一科嗎?」
他拍拍自己胸脯:「是眼科醫生!

 

停了幾秒鐘,抬起紅紅的眼睛:

想想!揭開紗布,就是宣判。看見了?看不見?
你為病人宣判,也為自己宣判。
問題是,前一個手術才失敗,
下一個病人已經等著動刀,你能傷感嗎?
 

所以我從來不為成功的手術得意,
也不為失敗的手術傷心,我是不哭也不笑的。
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科醫生能做得長,
也只有不哭不笑的眼睛看得清,

使病人的眼睛能哭能笑。

 

故事二

有一個老先生 抗戰時是軍醫

聽到上面那個故事後

分享了他的經歷:

那時候,什麼物資都缺,助理也沒有,

一大排傷兵等著動手術,
抬上來,開刀,才開著,就死了。
沒人把屍首抬走,就往前一推,

推下床去,換下一個傷兵上來。

死人可以等,活人等不及啊!

有時候手術檯前面,堆了一堆屍體。
救了不少,也死了不少。你能傷心嗎?

你有時間去哭去笑嗎?
所以,只有不哭不笑的能撐得下去,

只有不哭不笑的醫生,能救更多人。

 

故事三:

深山裡有個殘障育幼院

每年的老師更換頻繁

一批來、一批去,本來就是如此。」院長說:
「年紀輕輕的大學畢業生,滿懷理想和愛心,到這裡來。
抓屎、倒尿,漸漸把熱情磨掉了,於是離開。
然後,又有新的一批跟上來

沒有人能夠撐的久

只有一個例外

----王先生是我們的老義工了,

  他什麼都不信。
  他只是來,只是做,做完就走,隔天又來。
  你不能謝他,他會不好意思。

  只有這種人,能做得長。

 

那篇文章的作者 最後結論

只有不喜不悲的人   能當得起大喜大悲
也只有無所謂得失  不等待回音的人

方能攀上人生的顛峰

 

或許 能否攀上人生顛峰不是最重要

但是能夠 細嚼人生各種滋味

往往必須是那種沈得住氣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澄心寂慮 不憂讒畏譏

方能見證生命的圓潤輕盈與芬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