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寫過一篇談網路的作業

現在 要由它來負責今天的崗位

雖然我曾經希望盡量不要如此

但是它畢竟是我寫的

 

「網路學習」

資訊時代的來臨 

使得學習形式由封閉轉為開放、

學習型態由單一轉為多元、

學習內容由知知識的吸收轉為創造、

學習的媒材由靜態轉為動態、

學習的歷程由階段性轉為終生性、

學習的空間由特定點轉為無所不在

西元2000年時代雜誌票選的風雲人物是網路

那時流行的口號是「Internet  changes  everything 」

交通部長毛治國曾說

網路是繼東漢蔡倫發明紙以來最偉大的發明

另一位教授(李雪津)則認為

「只有火的發明可以相提並論」

可見網路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這幾年來 由於數位科技的進步 及媒體的推波助瀾

網際網路已在社會上蓬勃發展起來

網路的觸角已伸向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

世界各國政府與教育單位對網路發展非常重視

形成「誰會善用網路,誰就擁有知識;

誰擁有網路,誰就擁有力量」的現象

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這份力量正因為網路的因素而更加乘擴大中

由於網路科技已經滲入社會各個角落

並帶給傳統的學校教育新的輔助教學工具

與豐富的教學資源  網路所帶來的影響無遠弗屆

「網路學習」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趨勢

不懂網路特性的老師可能會被時代所淘汰-------

)--------------前英代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曾說:

「未來五年內,將沒有網路公司

因為所有的公司都是網路公司

不能適應,只有死亡」

我們或許也可以套用這句話來說

「未來將沒有老師會特別運用網路教學

因為所有老師都運用網路教學

不能適應,只有淘汰」 

網路的特性改變了許多我們過去慣常的模式

所以或許有人會疑問:

當作品都透過網路傳送到讀者眼前、

當知識透過網路傳達到學習者的身旁時

那麼還需要書嗎?還需要老師嗎?

網路時代的學習是否改變了整個學習的根本結構嗎?

其實並沒有 雖然網路使得過去慣有的學習內容

透過更便捷的通路和媒材傳達到學習者眼前

雖然網路運用許多聲光動態的功能使得學習更生動活潑

但是書本和老師仍然不會被取代

因為書仍然有著更親近性和柔軟性

老師仍然有著更人文性和情感性

網路學習仍然不能也不應完全取代書本和老師。

把焦點放在網路學習是否取代傳統學習其實並沒有必要

應該聚焦於它的特性是超時空、超文本和開放性

應該利用這些特性來聯結媒材和其他學習者

讓學習更多元豐富、讓學習更生動趣味

我想這是網路學習所應該努力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思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